拉萨
切换分站
免费发布信息
信息分类
当前位置:拉萨赶集同城网 > 拉萨热点资讯 > 拉萨热点资讯 >  [古代墨连城历史]古代的墨锭是怎么制造的?

[古代墨连城历史]古代的墨锭是怎么制造的?

发表时间:2023-05-13 05:27:06  来源:资讯  浏览:次   【】【】【
古代的墨锭是怎么制造的? 南越王墓出土的墨丸和石砚      墨锭是中国文房四宝(纸、笔、砚、墨)之一,制墨是中国独有的传统手工艺。      1.备料:煤、胶。      煤,就是.

古代墨连城历史

古代的墨锭是怎么制造的?

南越王墓出土的墨丸和石砚

      墨锭是中国文房四宝(纸、笔、砚、墨)之一,制墨是中国独有的传统手工艺。

      1.备料:煤、胶。

      煤,就是炭黑,是指燃烧各种油脂,比如松脂、桐油后,在火焰上方采集到的黑色烟尘,主要成分是碳单质。

松香烧烟制墨的工艺

      菜籽油、胡麻油、椿油、大豆油,燃烧采集的煤都不错,烧松树脂所得之煤,就是有名的“松烟”,以松烟制成的墨,是墨中上品。

      古法制墨,所用的松柴砍伐时很是讲究,应用斧头轻砍出一道,查看渗出树脂的情况,树脂分泌丰富,才能砍伐。

半核桃式墨故宫博物院藏

      燃烧松柴时,距离火焰越远,采到的煤越好,在火焰顶端收集的煤,叫作“顶烟”。

      有的墨标明了由顶烟制成,表示这是品质优良的好墨。

吴去尘“龙九子”墨(明崇祯)

      历史上很长时间,墨的主要原料都是松树,许多地区因为取古松烧制烟,大规模地砍伐松树,破坏了生态环境,还加剧了墨源的匮乏。

      宋,晁贯之,《墨经》:

自昔东山之松,
      色泽肥腻,性质沉重,
      品惟上上,
      然今不复有,
      今其所有者,才十余岁之松。

      沈括,《梦溪笔谈》:

今齐、鲁间,松林尽矣,
      渐至太行、京西、江南,
      松山大半皆童矣。

      “还是个孩子”。

      除了煤,决定墨质好坏的重要因素还有胶。

      古代墨工对胶十分重视。

古代制墨工艺图

      晁贯之,《墨经》:

凡墨,胶为大,有上等煤而胶不如法,墨亦不佳。
      如得胶法,虽次煤能成善墨。
      且潘谷之煤,人多有之,
      而人制墨,莫有及谷者,
      正在煎胶之妙。

      晁贯之最推崇的,是鹿胶,其次是牛胶。

胶不可单用,
      或以牛胶、鱼胶、阿胶参和之。

      复合成分的胶,可以提高黏结性能,增强胶体保护作用。

安徽屯溪的徽墨作坊

      在溶胶过程中,还要注意胶液的浓度、温度及酸碱度。

      一般来说,温度越高,黏度越低,所以大多采用慢火和隔水煮化。

      不得不说的是,咱们种花家特有的添加剂。

      以炭黑和黏合剂简单混合而成的黑色颜料,在古代世界许多地方都有发现;

      制墨时使用种类繁多的添加剂,则是古代中国制墨技术的特色。

程君房制“归马牧牛图”墨

      老祖宗曾使用过的添加剂大致有:

防腐剂:绿矾、胆矾、乌头、杏仁、巴豆、藤黄、猪苦胆、珍珠、黄檗、犀角、马鞭草。
      助色剂:青黛、藤黄、秦皮、苏木、紫矿、银珠、金箔、螺青、胭脂、地榆、五倍子、虎杖、卷柏、丹参、黄连、黄庐、紫草等28种。
      增香剂:麝香、龙脑、冰片、甘松、藿香、零陵香、白檀香、丁香水、蔷薇露。
      润湿剂:鸡子白、皂角、藤黄、生漆。
      酸碱调节剂:绿矾、胆矾、酸石榴皮。《程氏墨苑》彩色套印本

      2.炼墨。

      煤,也就是炭黑,颗粒极小,制墨人呼吸时的震动,都会使它飞散,因而很容易和灰尘混在一起,增加杂质。

      一般,需要先滤除煤中的杂质,然后再开始炼墨。

      炼墨时,在火源上架好一米宽的木板,把炭黑和胶两种材料调和均匀,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。

明代版画《方氏墨谱》

      制不同的墨,炭黑和胶的成分比例都不一样。

      曹魏时的韦诞墨法中,炭黑与胶的比例是一斤烟五两胶,其重量比约为100∶31。

      《齐民要术·笔墨》中就是采用这一比例。

      宋代也延用这一比例。

清代制墨名家汪近圣制“辋川图诗”墨

      按照现代科学工艺分析,胶的用量,主要取决于炭黑的细度,炭黑越细,表面积越大,充分浸润所需的胶就越多。

      《墨法集要》记载,“桐油烟十两”,所用胶为

“四两半”“五两半”或“六两”

      质量比约为100∶45、100∶55或100∶60。

松煤一斤,用牛胶四两或五两

      重量比约为100∶25或100∶31。

      炼墨技巧、火候的掌握决定了产品的好坏,另外,怎样搅拌、软硬的程度、色泽等,都不容忽视。

清谨堂“乐女”墨(明万历)

      3.成型。

      将揉拉、搓好的墨团放入模具。

      墨模一般由正、背、上、下、左、右六块组成,对称型墨模只需四板或二板。

      款识大多刻于墨模侧面,便于更换。

      墨模大多用梨木、樱花木来做,模具制好后将墨团放入加压,即产生形态多样的墨锭。

      墨团放入模具时,不能过密或者过松,温度最好接近人的体温,温度过高,墨团太软,过低又太硬。

清代制墨名家胡开文制“八宝奇珍”墨

      4.干燥。

      从模具中取出的墨锭,要经过干燥处理。

      第一步,草灰干燥,必须每天更换草灰,直到墨色固定,光泽不变,而且墨锭不会断裂弯曲为止。

      第二步,自然干燥,将墨锭用稻草根绑紧吊起来,放在通风处即可。

      自然干燥所需时间约两三个月,根据天气情况,干燥的时间会不一样。

罗小华“一池春绿”墨(明嘉靖)

      5.装饰。

      干燥后的墨,坚硬又结实,但外表附着灰尘,需要先清理,再抛光。

      野猪牙、贝壳、棕叶、兽皮,都可以用来打磨抛光。

      贝壳打磨出的墨,比较光亮;

      棕叶或兽皮打磨的,色泽柔和沉静。

晾墨

      打磨完成后,就可以在墨上进行文字、图样、花纹的雕绘了。

      为了使墨更加夺目,画工会用金粉、银粉、朱砂之类的材料,这种墨经研磨后在纸上、绢上书写,会显出特有的光彩。

      至此,一块墨,

      就算真正诞生了。

方于鲁“文彩双鸳鸯”墨(明万历)

周华健的《泼墨》中包含了哪些历史典故?

      以下摘自百度问答

      【葡萄美酒夜光杯】《凉州词》的第一句,全诗是:“葡萄美酒夜光杯,欲饮琵琶马上催。醉卧沙场君莫笑,古来征战几人回。”

      【李白月】指李白钟爱月(名句”莫使金樽空对月“)。就像陶渊明爱菊(名句”采菊东篱下“)、周敦颐爱莲(名篇《爱莲说》)一样。

      【张良椎】《史记》卷五十五《留侯世家》:”留侯张良者,其先韩人也。大父开地,相韩昭侯、宣惠王、襄哀王。父平,相釐王、悼惠王。悼惠王二十三年,平卒。卒二十岁,秦灭韩。良年少,未宦事韩。韩破,良家僮三百人,弟死不葬,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,为韩报仇,以大父、父五世相韩故。良尝学礼淮阳。东见仓海君。得力士,为铁椎重百二十斤。秦皇帝东游,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,误中副车。秦皇帝大怒,大索天下,求贼甚急,为张良故也。良乃更名姓,亡匿下邳。“即张良雇力士椎杀秦始皇的事。

      【司马相如上林雁】指司马相如的《上林赋》和他与卓文君”鸿雁传书“的典故。

      【霍去病血染回】指霍去病于元狩四年(前119年)对匈奴作战”封狼居胥、饮马瀚海“的经典战役。此役后,”匈奴远遁,漠南无王庭“,对汉朝的威胁解除了数十年。

      【秣陵春、霸陵雨】都是指代离别。秣陵是南京的别称,秣陵春指《红楼梦》的家破人亡的结局;霸陵是汉文帝的陵寝。

      【西陵空城拍潮水】西陵指杭州岳飞墓;空城指杭州城,因为金人一度”搜山检海抓赵构“,宋高宗逃离杭州,转道明州(今宁波)逃到海上,从而杭州城成了空城;潮水指钱塘江大潮。

      【东坡笑】东坡自然是指苏轼。是苏轼与秦少游的故事。

      【陈抟睡】陈抟是晚唐至北宋的一位道人,著有《指玄篇》、《观空篇》、《胎息诀》和《阴真君还丹歌注》等,并亲自实践,成为”天下睡仙第一人“。

      【昆明池底照劫灰】指因为1894年圆明园为慈禧做万寿庆典而直接导致北洋水师战败。

      【周文汉武】就是周文王和汉武帝。

      【洛阳花】指牡丹,天下牡丹以洛阳牡丹最为著名。

      【章台路】章台全名章华台,是楚灵王修建的楚国离宫,”完璧归赵“就发生在章台。

      【一片分合魏蜀吴】指东汉末年,天下由统一变成分崩离析的三国(魏蜀吴),之后又统一于晋。

      【战国策换种树书】《战国策》是西汉刘向所著,记载了战国时期的各国攻守策谋;“种树书”语出辛弃疾的《鹧鸪天》:“壮岁旌旗拥万夫,锦襜突骑渡江初。燕兵夜娖银胡录,汉箭朝飞金仆姑。追往事,叹今吾,春风不染白髭须。却将万字平戎策,换得东家种树书。”就是说从贵族或大官一下被撸成了平民,长期不得重用,只得归家种树教书。

      【广陵散】又名《广陵止息》。是古代一首大型琴曲,它是汉族音乐史上非常著名的古琴曲,也是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。即古时的《聂政刺韩王曲》,魏晋琴家嵇康以善弹此曲著称,刑前仍从容不迫,索琴弹奏此曲,并慨然长叹:“《广陵散》于今绝矣!”

      【武陵渔】出自陶渊明的名篇《桃花源记》:“武陵人捕鱼为业。”

      【兰陵破阵万骨枯】指东魏和西魏邙山大战事高长恭(后北齐立国后封为兰陵王)在西魏军阵中鼓舞士气,终于挽救了西魏军完全败亡的结局。

      【刘伶醉】刘伶是“竹林七贤”之一,好酒。

      【王戎老】王戎是“竹林七贤”之一,寿七十有二。

      【披麻皴、乱麻皴、芝麻皴、斧劈皴,卷云皴、雨点皴、弹涡皴、荷叶皴,骷髅皴、鬼皮皴、矾头皴、解索皴,泥里拔钉皴;牛毛皴、马牙皴、豆瓣皴、刺梨皴,破网皴、折带皴、金碧皴、晴翠皴,直擦皴、横扫皴、没骨皴、乱柴皴,拖泥带水皴】这些都是山水画的技法,与曲名“泼墨”呼应。

周华健的《泼墨》中包含了哪些历史典故?

      潑墨解詁

      泲南張氏大春填撰

      會稽天瀧叔燏解詁

      序:張氏潑墨一詞,余甚喜,然此詞用典多,人或不能識,而傳聞誤之。余因是刺取其所本之子史詩詞,寫爲典故,申明其義,定作發微,總名之曰解詁而注之。其中偶有所得,人或與之者,余之所幸。其妄説非是,博雅君子能摘指其誤,亦余之幸。是爲序。

      葡萄美酒夜光杯,

      ﹝解詁﹞【典故】王翰《涼州曲》其一:“葡萄美酒夜光杯,欲飲琵琶馬上催。”【發微】按方東樹《昭昧詹言》卷二謂王世貞以此詩爲壓卷。沈起鳳《諧鐸》卷二云:“至絕句,羌無故實,須求味於酸鹹之外。雖工部高才,未傳佳作。不得謂『黄河遠上』、『葡萄美酒』,獺祭者可學步也。”王翰此詩,徑書“葡萄美酒夜光杯”者,非但軍中所樂,直乃眼前所在,此詩六義之興法。張氏今曲,用此,亦用興法也。○張氏詞號曰“潑墨”,所以能“潑墨”者,能大醉也。其能大醉,莫過以酒開端,然緑蟻適微醺,蘭陵適爛醉,今需上馬征戰,舍西域葡萄美酒無能取也!下文云“劉伶醉、王戎老、竹林酒肆阮籍哭”,正應此葡萄之酒也。葡萄酒自産西域,異域別情,何其浪漫。此亦正適張氏其詞情也。

      李白月,

      ﹝解詁﹞【典故】李白《月下獨酌》:“花間一壺酒,獨酌無相親,舉杯邀明月,對影成三人。月既不解飲,影徒隨我身。暫伴月將影,行樂須及春。我歌月徘徊,我舞影零亂。醒時同交歡,醉後各分散,永結無情遊,相期邈雲漢。”○又《把酒問月》:“唯愿當歌對酒時,月光長照金樽里。”【發微】太白好對月醉歌,余光中謂其酒入豪腸,三分作劍氣,七分釀月光。用李白月,其意亦在醉也。

      張良椎。

      ﹝解詁﹞【典故】《史記·留侯世家》:“良嘗學禮淮陽。東見倉海君。得力士,爲鐵椎重百二十斤。秦皇帝東游,良與客狙擊秦皇帝博浪沙中,誤中副車。秦皇帝大怒,大索天下,求賊甚急,爲張良故也。良乃更名姓,亡匿下邳。”○文天祥《正氣歌》:“在秦張良椎。”【發微】醉者其心雄也,夫博浪沙椎刺始皇,非雄壯之士不能爲之。○又一曰,時瀘州老窖掌事亦名曰“張良”,所謂張良者,亦指其也。

      司馬相如上林雁。

      ﹝解詁﹞【典故】司馬相如上其《上林賦》也。《史記·司馬相如列傳》云:“居久之,蜀人楊得意爲狗監,侍上。上讀子虛賦而善之,曰:「朕獨不得與此人同時哉!」得意曰:「臣邑人司馬相如自言爲此賦。」上驚,乃召問相如。相如曰:「有是。然此乃諸侯之事,未足觀也。請爲天子游獵賦,賦成奏之。」上許,令尚書給筆札。”此游獵賦,即《上林賦》也。○《傳》載《上林賦》云:“微矰出,纖繳施,弋白鵠,連鴐鵞,雙鶬下,玄鶴加。”又云:“於是酒中樂酣,天子芒然而思,似若有亡。”●補正:@谢逸之云:‘“上林雁”本之“鴻雁傳書”。《漢書·蘇武傳》:“敎使者謂單于,言天子射上林中,得鴈,足有係帛書,言武等在某澤中。”’【發微】相如年少時,竊卓氏,家貧無所繼,卓氏當壚賣酒,方得生計。及其在宫中侍武帝,宴飲作樂,何其快哉!飲酒大醉自然心快,故用此典也。●補正:謝説誠是,此二典得上林一地而合,此乃李商隱《無題》詩之寫法。

      霍去病,血染回。

      ﹝解詁﹞【典故】霍去病,漢武時驃騎將軍。事見《史記》、《漢書》本傳。○“血染回”,《史記·衞將軍驃騎列傳》載武帝封霍去病詔云:“驃騎將軍去病率師,躬將所獲葷粥之士,約輕齎,絕大幕,涉獲章渠,以誅比車耆,轉擊左大將,斬獲旗鼓,歷涉離侯。濟弓閭,獲屯頭王、韓王等三人,將軍、相國、當戶、都尉八十三人,封狼居胥山,禪於姑衍,登臨翰海。執鹵獲醜七萬有四百四十三級,師率減什三,取食於敵,逴行殊遠而糧不絕,以五千八百戶益封驃騎將軍。”○唐釋貫休《古塞下曲》:“嚴冬大河枯,嫖姚去深擊。戰血染黄沙,風吹映天赤。”【發微】王翰詩所云之“古來征戰”,正合此語發情。

      秣陵春,

      ﹝解詁﹞【典故】《漢書·地理志》“丹揚郡”條:“春穀,秣陵。”秣陵,今南京秣陵街道。○清屈大均《秣陵》:“牛首開天闕,龍崗抱帝宫。六朝春草裏,萬井落花中。訪舊烏衣少,聽歌玉樹空。怎样亡國恨,盡在大江東?”【發微】秣陵春,言王朝之所以亡也。下文云:“興亡晨昏”,應亡字。下句“西陵空城拍潮水”亦是,見下。

      灞陵雨。

      ﹝解詁﹞【典故】灞陵,文帝冢也。○李白《憶秦娥》:“年年柳色,灞陵傷別。”又《灞陵行送別》:“君行灞陵亭,灞水流浩浩。上有無花之古樹,下有傷心之春草。”○王維《渭城曲》:“渭城朝雨浥輕塵,客舍青青柳色新。勸君更飲一杯酒,西出陽關無故人。”【發微】此三字,縮《渭城曲》與《灞陵行送別》而合。謂送別之意也。太白《金陵酒肆留別》詩云:“風吹柳花滿店香,吴姬壓酒喚客嘗。金陵子弟來相送,欲行不行各盡觴。請君試問東流水,別意與之誰短長。”飲金陵送別酒,憶灞陵送別人,此詞所以取象。金陵,今南京也。

      西陵空城拍潮水。

      ﹝解詁﹞【典故】西陵,《史記·高祖本紀·集解》引徐廣云:“屬江夏。”《正義》引《括地志》云:“西陵故城在黄州黄山西二里”○劉禹錫《金陵五題·石頭城》:“山圍故國周遭在,潮打空城寂寞回。淮水東邊舊時月,夜深還過女牆來。”【發微】按三國吴主孫權黄武元年改“夷陵”爲“西陵”,即今湖北夷陵。夫夷陵之戰,先主劉備大敗,由是孫氏昌。然王濬征之,自益州而下,金陵王氣黯然收之。“空城拍潮水”五字,全脱胎自劉禹錫詩。此亦應之在下文“亡”字。

      東坡笑,

      ﹝解詁﹞【典故】東坡,蘇軾號。蘇軾《念奴嬌·赤壁懷古》云:“故國神游,多情應笑我,早生華髮。人生如夢,一樽還酹江月。”【發微】飲酒懷古,較上文而遞進,如夢,故下文云“陳摶睡。”

      陳摶睡。

      ﹝解詁﹞【典故】《宋史·隱逸·陳摶傳》:“摶往棲焉。因服氣辟穀歷二十餘年,但日飲酒數杯。移居華山雲臺觀,又止少華石室。每寢處,多百餘日不起。”【發微】陳摶好酒嗜睡,本傳記之,故張氏詞及此也。坊間俗言陳摶嗜睡,不聞人間事。知趙匡胤起陳橋,乃大喜不復寤。又傳言其嘗與宋太祖弈棋,得免華山賦税。事亦奇哉!張氏用此,應下文之“興”字。

      昆明池底照劫灰。

      ﹝解詁﹞【典故】干寶《搜神記》卷十三:‘漢武帝鑿昆明池,極深,悉是灰墨,無複土。舉朝不解。以問東方朔。朔曰:“臣愚不足以知之。”曰:“試問西域人。”帝以朔不知,難以移問。至後漢明帝時,西域道人入來洛陽,時有憶方朔言者,乃試以武帝時灰墨問之。道人云:“經云:天地大劫將盡,則劫燒。此劫燒之餘也。”乃知朔言有旨。’【發微】@雁高翔云:“言兴亡之事。”是也,劫灰既照,是新日也。此應下文之“興”字。

      一紙清白,萬種心痕。

      ﹝解詁﹞【典故】‘清白’,傅咸《紙賦》:“廉方有則,體潔性真。”○‘心痕’,清孫寶瑄《忘山盧日記》:“文字之力,可以變人之心痕腦印,勝于貔貅百萬。”【發微】按此‘心痕’二字,若作名詞,古無此用法。孫寶瑄《忘山盧日記》之‘心痕’二字,‘痕’字乃是動詞,猶刻。然則張氏此書,亦當作動詞解,謂清白之紙,潑墨所以不同者,乃萬種人用萬種心刻畫也。

      交代了、興亡晨昏。

      ﹝解詁﹞【發微】此句收束上文。

      一紙清白,萬種心痕。

      休問我、筆法怎样。

      周文漢武俱塵土。

      ﹝解詁﹞【典故】張養浩《山坡羊·潼關懷古》:“列國周齊秦漢楚,贏,都變做了土;輸,都變做了土。”○文天祥《金陵驛》其二云:“千年成敗俱塵土,消得人間説丈夫。”○黄庚《題東山翫月圖》:“滿眼往事轉頭空,千年人物俱塵土。”【發微】句意當全脱胎自張養浩曲也。用此句,又在全詞意境上疊進。此句將興亡俱收束也。下文俱是收束。○此句將“葡萄美酒夜光杯”收束。

      洛陽花,

      ﹝解詁﹞【典故】徐陵《長相思》:“長相思,好春節,夢裏恆啼悲不泄。帳中起,窗前咽。柳絮飛還聚,遊絲斷複結。欲見洛陽花,如君隴頭雪。”【發微】別後相思,收束上文“秣陵春、灞陵雨”之句。

      章臺路。

      ﹝解詁﹞【典故】章臺,長安街名。《漢書·張敞傳》:“時罷朝會,過走馬章臺街,使御吏驅,自以便面拊馬。”顔師古注引臣瓚云:“在長安中。”唐時人多用其典。如崔國輔、崔顥、李白、李商隱、李賀、錢起、韋應物、韓翃皆用之。又有章臺柳之典,乃韓翃與柳氏之事,見《本事詩》。○崔國輔《長樂少年行》:“章臺折楊柳,春日路傍情。”○韓翃《少年行》:“鳴鞭曉出章臺路,葉葉春衣楊柳風。”【發微】章臺柳之典,亦是別後相思。收束上文“秣陵春、灞陵雨”之句。

      一片分合魏蜀吴。

      ﹝解詁﹞【典故】《三國演義》第一回:“天下大勢,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。”【發微】呼應上文“西陵空城拍潮水”句。亦收束之。

      戰國策换種樹書。

      ﹝解詁﹞【典故】辛棄疾《鷓鴣天》云:“追往事,叹今吾,春風不染白髭須。却將萬字平戎策,换得東家種樹書。”○戰國策,劉向《戰國策書録》云:“中書本號,或曰《國策》,或曰《國事》,或曰《短長》,或曰《事語》,或曰《長書》,或曰《修書》。臣向以爲,戰國時遊士輔所用之國,爲之策謀,宜爲《戰國策》。”○種樹書,《漢書·藝文志·方技略·雜占家》載《種樹藏果相蠶》十三卷。【發微】此句全脱自辛棄疾詞。

      廣陵散,

      ﹝解詁﹞【典故】《晉書·嵇康傳》:“康將刑東市,太學生三千人請以為師,弗許。康顧視日影,索琴彈之,曰:「昔袁孝尼嘗從吾學廣陵散,吾每靳固之,廣陵散於今絕矣!」時年四十。海內之士,莫不痛之。帝尋悟而恨焉。初,康嘗游于洛西,暮宿華陽亭,引琴而彈。夜分,忽有客詣之,稱是古人,與康共談音律,辭致清辯,因索琴彈之,而為廣陵散,聲調絕倫,遂以授康,仍誓不傳人,亦不言其姓字。”【發微】廣陵散,謂其傳而絶也。重在一“散”字。

      武陵漁。

      ﹝解詁﹞【典故】陶淵明《桃花源記》:“晉太元中,有武陵人捕魚爲業。緣溪行,忘路之遠近,忽逢桃花林。”【發微】桃花源本不可得,亦謂空虚之事也。张氏连用二斷絶之典,以狀心緒忽起忽湮也。

      蘭陵破陣萬骨枯。

      ﹝解詁﹞【典故】《北齊書·文襄六王·蘭陵王傳》:“突厥入晉陽,長恭盡力擊之。芒山之敗,長恭為中軍,率五百騎再入周軍,遂至金墉之下,被圍甚急,城上人弗識,長恭免冑示之面,乃下弩手救之,於是大捷。武士共歌謡之,為蘭陵王入陣曲是也。”○曹松《己亥歲二首》其一云:“澤國江山入戰圖,生民無計樂樵蘇。憑君莫話封侯事,一將功成萬骨枯。”【發微】蘭陵王救芒山之敗,終爲鴆殺。古今不樂,事殆同哉!此乃意境所伏。

      劉伶醉,

      ﹝解詁﹞【典故】《晉書·劉伶傳》:‘常乘鹿車,攜一壺酒,使人荷鍤而隨之,謂曰:「死便埋我。」其遺形骸如此。’《世説新語·任誕》:‘劉伶病酒,渴甚,從婦求酒。婦捐酒毀器,涕泣諫曰:「君飲太過,非攝生之道,必宜斷之!」伶曰:「甚善。我不能自禁,唯當祝鬼神自誓斷之耳!便可具酒肉。」婦曰:「敬聞命。」供酒肉於神前,請伶祝示。伶跪而祝曰:「天生劉伶,以酒為名,一飲一斛,五斗解酲。婦人之言,慎不可聽!」便引酒進肉,隗然已醉矣。4劉公容與人飲酒,雜穢非類。人或譏之,答曰:「勝公容者,不可不與飲;不如公容者,亦不可不與飲;是公容輩者,又不可不與飲。」故終日共飲而醉。’【發微】竹林真儒者,故不能忍濁世,子曰:“必也狂狷乎!”狂狷之士,心緒能何?此劉伶所以大醉也。《後漢書·獨行·任永傳》載永妻與人通姦,永覩之若盲者,不爲所動,豈真不爲所動哉?心緒所悲,寧與衆人同醉也。

      王戎老。

      ﹝解詁﹞【典故】《晉書·王戎傳》:‘其後從帝北伐,王師敗績於蕩陰,戎復詣鄴,隨帝還洛陽。車駕之西遷也,戎出奔于郟。在危難之間,親接鋒刃,談笑自若,未嘗有懼容。時召親賓,歡娛永日。永興二年,薨于郟縣,時年七十二,諡曰元。’【發微】戎於七賢,德最鄙,然其年最高壽。張氏詞用此,其情悲憤而起也。

      竹林酒肆阮籍哭。

      ﹝解詁﹞【典故】《世説新語·任誕》:‘陳留阮籍、譙國嵇康、河內山濤三人年皆相比,康年少亞之。預此契者,沛國劉伶、陳留阮鹹、河內向秀、琅邪王戎。七人常集於竹林之下,肆意酣暢,故世謂「竹林七賢」。’○又云:‘阮公臨家婦,有美色,當壚酤酒。阮與王安豐常從婦飲酒。阮醉,便眠其婦側。夫始殊疑之,伺察,終無他意。’○《晉書·阮籍傳》:‘時率意獨駕,不由徑路,車跡所窮,輒慟哭而反。’【發微】竹林之聚,群友得相交;酒肆之側,知心得相遇,此年少所以得意也(情起)。老而迷惘,不知所由,亦不知所歸。窮途末路,何其傷痛!大慟而哭,亦人本性(情伏)。

      一紙清白,萬種心痕。

      交代了、興亡晨昏。

      一紙清白,萬種心痕。

      休問我、筆法怎样。

      一紙清白,萬種心痕。

      潑墨啊潑墨!

      一紙清白,萬種心痕。

      混沌啊混沌!

      ﹝解詁﹞【發微】全詞到此,詞義全收束。詞先以醉開端,筆落處,先寫雄壯慷慨之歌,再寫離別,再寫哀古,繼之寫夢幻。繼而寫相思,寫興亡無數,寫心緒忽起忽伏。由内及外,復由外及内。亂麻棼絲,不能解之,故謂之“混沌”也。心緒變化,忽晴忽雨,真人所不能測亦不能自測。猶如潑墨,任情至於極也。

      披麻皴、亂麻皴、芝麻皴、斧劈皴、

      卷雲皴、雨點皴、彈渦皴、荷葉皴、

      骷髏皴、鬼皮皴、礬頭皴、解索皴、泥裏拔釘皴

      牛毛皴、馬牙皴、豆瓣皴、刺梨皴、

      破網皴、折帶皴、金碧皴、晴翠皴、

      直擦皴、横掃皴、沒骨皴、亂柴皴、拖泥帶水皴

      荷葉皴、彈渦皴、雨點皴、卷雲皴、

      斧劈皴、芝麻皴、亂麻皴、披麻皴、

      晴翠皴、金碧皴、折帶皴、破網皴、

      刺梨皴、豆瓣皴、馬牙皴、牛毛皴、

      亂柴皴、沒骨皴、横掃皴、直擦皴、

      解索皴、礬頭皴、鬼皮皴、骷髏皴、

      ﹝解詁﹞【典故】以上皆皴畫法也,《清河畫舫録》、《珊瑚網》、《石濤畫語録》、《山靜居論畫》、《夢幻居畫學簡明》等書畫學書載之。【發微】題曰“潑墨”,結以“皴法”,此點題法。心緒散亂,不能解釋,或起或伏,不可全部名狀。結以如此衆多皴法,象喻也。

      【總論】此詞詞眼,但在一個“醉”字,因其醉,而後可以跳躍古今,串聯典故而不失氣脈。因其醉,故心緒紛亂,忽起忽伏,忽笑忽哭,忽雄壯似聽征昆侖歌(ConquestOfParadise),忽幽咽似聞渡河漢曲(themilkyway)。此詞非醉中不能作,非醉時不能察,非夜飲東坡醒復醉不能體之。吁嗟!張氏善辭!

      丙申臘月十八天瀧叔燏草
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或用户自行上传发布,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不负任何法律责任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发送到本站邮箱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